【美國2021已發生232起大規模槍擊案,拜登控槍行動迫在眉睫】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北加州聖何塞26日發生一場大規模槍擊事件,致9人死亡,總統拜登當日下令白宮及美國其他公共場所降半旗向受害者致哀,而這已是拜登就職五個多月以來,第四次因大規模槍擊案下令全美降半旗。 「夠了!」拜登在當日發表聲明表示,國會應該立即「聽從包括絕大多數槍支擁有者在內的美國人民的呼籲,幫助結束在美國流行的槍支暴力」。他還敦促國會通過更嚴格的槍支管制措施,「每一個被子彈奪走的生命都刺穿了我們國家的靈魂。我們可以,也必須做得更多。」 在聲明中,拜登還列舉了近期美國發生的一系列造成多人死傷的槍擊案,包括亞特蘭大、科羅拉多、印第安納等多州多地發生的槍擊案。 根據美國非營利機構「槍支暴力檔案」統計,截至5月26日,美國今年已發生232起大規模槍擊案,因槍支暴力死亡和使用槍支自殺的人數已超1.7萬人。 自拜登執政以來,儘管其已出台一系列行政措施,以加強槍支管控,減少槍支暴力,但拜登政府在確認控槍官員提名、推進國會立法上仍面臨多重阻礙。 「(控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路易斯·克拉雷瓦斯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假使拜登可以在國會的幫助下立法成功,或將切實產生影響。但目前拜登所做的僅局限於行政部門內部。」 就在加州聖何塞發生槍擊案的當天,國會參議院也在為戴維·奇普曼舉行提名聽證會。此前,拜登於4月初提名奇普曼擔任酒精、煙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ATF)局長。 「倘若我擔任ATF局長,該局的重點之一將聚焦槍支販賣、違法轉讓合法槍支用於犯罪,也許類似的案件會因此得以避免。」奇普曼在聽證會上回應當日發生在加州的槍擊案。 在控槍領域持強硬立場的奇普曼已在ATF工作長達25年,其旗幟鮮明的立場在為其贏得支持的同時,也招致諸多擁護持槍權人士的批評。 「假使奇普曼獲得任命,他將是該機構有史以來最活躍、最能幹、最精明、最具戰略眼光的局長之一。」紐約城市大學約翰傑刑事司法學院國家安全社區網絡主任大衛·肯尼迪告訴路透社。 另一方面,諸多堅決捍衛槍支權力的共和黨人士卻堅決反對奇普曼獲此提名。據《紐約時報》報道,在共和黨人眼裡,ATF這一機構是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賦予民眾的持槍權利的威脅。正因如此,他們則將奇普曼描繪為「狂熱分子」,在26日的聽證會上不斷對其曾發表過爭議性言論進行攻擊,例如共和黨人指責奇普曼曾在採訪中把疫情期間民眾搶購槍支武器的行為比作「僵屍世界末日」。 「奇普曼毫不掩飾自己是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敵人。」5月初,多名共和黨眾議員還曾致信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以及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呼籲他們不要通過對奇普曼的提名。 據白宮的一名官員向《紐約時報》透露,拜登政府最初也不願選擇一位立場如此強硬的ATF局長候選人,但在目睹了今年3月亞特蘭大和科羅拉多等地發生的大規模槍擊案後,拜登決定採取更「大膽」的行動。與此同時,在國會尚未就出台控槍法案達成一致之前,拜登政府需要借助ATF來應對全國的槍支暴力。 然而,在共和黨人普遍反對奇普曼提名的情況下,拜登倡導的控槍議程或遇阻礙。若奇普曼欲獲此提名,則意味著其需獲得參議院至少50名議員的支持。路透社分析稱,ATF局長這一職位政治意味明顯,在過去15年,參議院僅批准了一項該職位的提名。 眼下,儘管暴力槍擊事件已成為美國社會的「頑疾」,但由於國會兩黨在控槍問題上高度對立,拜登政府出台控槍法案希望渺茫。 面對美國接連發生的大規模槍擊案件,早在4月28日,拜登在其上任接近百日之際便敦促國會通過控槍立法,並重申禁止使用進攻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據《國會山報》報道,拜登是繼1993年克林頓總統之後,第一位在首次國會演講上強調防控槍支暴力的總統。 實際上,在此次呼籲之前,民主黨掌控的國會眾議院於3月11日通過兩項加強購槍背景調查的法案,但該法案在國會參議院受阻。分析人士認為,由於美國社會和民主、共和兩黨在控槍問題上的長期尖銳對立,拜登政府新出台的控槍措施可否得到有效執行存在變數。 在推進控槍立法暫時受阻的情況下,拜登還於4月8日宣佈一系列行政措施,以加強槍支管制,減少槍支暴力。具體內容包括,司法部在30天內就制止「幽靈槍」(通過購買部件自行加工組裝的槍支,沒有可追溯的商業序列號)擴散髮布擬議規定;在60天內就加強手槍「穩定支架」(可將手槍變成殺傷力更強、更精確的步槍,且不受法律約束)管制發佈單獨規定等。...
user
【美防長稱美軍從阿富汗撤軍進度「略有」提前】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5月28日華盛頓消息,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週四(27日)表示,美國從阿富汗撤軍進度「略有」提前,但他沒有透露具體的時間和細節。此前,美國總統拜登已下令,美軍將在今年9月11日之前完全撤出阿富汗。 據美聯社報道,美軍的指揮官曾表示,美軍於今年夏天晚些時候離開阿富汗後,將繼續監視並應對「基地」組織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威脅。在美軍和北約聯軍撤離後,武裝分子可能會重新集結。 據報道,拜登曾表示,美國「很難」在上屆政府承諾的5月1日期限前全部撤軍。塔利班當時警告美國,不要違反5月1日前撤軍的承諾,否則塔利班方面將做出反應。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目前在阿富汗的美軍約有2500人。另據報道,阿境內還有未公開證實的約1000名美特種部隊士兵,此外還有約7000名依賴美軍後勤和安全支持的北約駐軍。
【美國參院通過拜登陸軍部長提名,沃姆斯成美首位女性陸軍部長】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美國參議院5月27日通過了拜登總統的美國陸軍部長提名,克里斯汀·沃姆斯(Christine Wormuth)在經歷了當地時間26日晚提名被短暫撤銷的風波後,成功獲得任命,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陸軍部長。 據悉,沃姆斯曾在奧巴馬政府時期擔任美國防部副部長,現為美國知名智庫蘭德公司國際安全與防務政策中心主任。
【馬克龍承認法國對盧旺達大屠殺負有責任】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基加利消息:法國總統馬克龍27日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承認,法國對1994年發生的盧旺達大屠殺負有責任。 馬克龍當天上午抵達基加利開始對盧旺達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他在參觀基加利大屠殺紀念館並向遇難者獻花圈後發表演講說:「今天我站在你們身旁,懷著謙遜和尊重,承認我們的責任。」 馬克龍表示,法國有責任直面歷史。法國在審視事實真相方面沈默太久,應承認由此為盧旺達人民帶來的痛苦。 當天晚些時候,盧旺達總統卡加梅在聯合新聞發佈會上說,馬克龍的演講坦承事實,「重要」且對兩國關係具有「特殊意義」。兩國關係將「大幅改善」,從而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造福兩國人民。盧旺達希望同法國在雙方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上建立牢固和可持續的關係。 馬克龍表示,自他就任法國總統以來,兩國儘管面臨歷史問題挑戰,但在改善關係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法國將加快進度,將躲藏在法國的大屠殺逃犯繩之以法。 1994年4月至7月,盧旺達圖西和胡圖兩大部族發生大規模暴力衝突,共有50萬至100萬人慘遭屠戮,其中大部分遇難者為圖西族人。盧旺達政府2008年曾發佈報告說,法國方面對大屠殺提供了「政治、軍事、外交和後勤上的支持」,對大屠殺發生負有責任。法國政府隨即駁斥了這種說法。 20多年來,兩國圍繞盧旺達大屠殺相關歷史問題矛盾不斷,並一度斷交。今年3月,馬克龍委派的歷史學家得出調查結論認為,當時的法國政府對盧旺達大屠殺負有「重大責任」,使可預見的大屠殺最終發生。隨後,兩國關係出現好轉跡象。
【俄羅斯遠東地區大批野生馴鹿因飢餓死亡】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當地時間28日,據俄羅斯文傳電訊社報道,從今年5月初開始,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堪察加邊疆區的苔原帶上發現大批野生馴鹿死亡,根據當地相關部門的調查顯示,這些馴鹿的死亡原因為飢餓。 據介紹,在堪察加邊疆區的鄂霍次克海岸邊發現了大約350頭馴鹿屍體,分布間隔為5至40米。 經過當地專家調查研究,這些馴鹿並未感染致命疾病。由於當地積雪厚度達40至50釐米,且雪層下有水並結冰,導致馴鹿無法吃到雪層下的苔蘚類植物,因此導致大批馴鹿因飢餓而死亡。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批准設立委員會調查以色列侵犯人權行為】 美國新聞中心5/28/2021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7日批准設立調查委員會,對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和以色列發生的侵犯和踐踏人權指控進行調查,不過德國、奧地利和英國等國拒絕採取這項措施。 據半島電視台28日報道,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設立調查委員會的提案以24票贊成、9票反對和14票棄權的結果獲得了批准。 這項決定遭到了奧地利、保加利亞、喀麥隆、捷克、德國、馬拉維、馬紹爾群島、英國和烏拉圭的反對。而印度、巴哈馬、巴西、丹麥、斐濟、法國、意大利、日本、尼泊爾、荷蘭、波蘭、韓國、多哥和烏克蘭選擇棄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譴責了這項決定,認為「這是一項可恥的決定,是對國際法的嘲弄,只能反映人權理事會反對以色列的立場」。 而巴勒斯坦外交部門對所有支持巴勒斯坦決定的國家以及發起並向提交這項決議的國家表示感謝,同時認為那些不支持該決議的國家屬於不道德的少數派。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也對這項決定表示歡迎。哈馬斯領導人在一份新聞聲明中強調了人權理事會的決定的重要性,並認為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應巴基斯坦和巴勒斯坦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27日召開緊急會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會議開幕時表示,以色列針對加沙地帶的襲擊、殺害平民並打擊加沙地帶平民設施的行動可能會上升至戰爭罪的水平。巴切萊特補充稱,以色列平民能得到「鐵穹」防禦系統的保護,而加沙地區的巴勒斯坦人則沒有任何保護。 巴切萊特敦促以色列當局立即停止在謝赫賈拉等街區內的強制遷移行動,並強調以色列根據國際法有義務保護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區的居民。她還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加沙地帶被以色列炸毀的民用建築曾被武裝組織使用。 而以色列常駐人權理事會代表梅拉夫·埃隆·沙哈爾則表示,哈馬斯利用學校和醫院來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 她還補充稱,以色列已經採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來保護平民性命。她還強調,以色列是一個民主國家,而哈馬斯是一個恐怖組織,將兩者進行比較是一種錯位的行為。
【洛杉磯華文主流媒體與洛郡警長直面交流反亞裔仇恨犯罪-亞太裔傳統月活動最新動態】 美國新聞中心5/27/2021 美國新聞中心洛杉磯報道】美國加州洛杉磯十餘家華文主流媒體5月26日下午應邀來到洛杉磯郡警察局(Los Angeles County Sheriff’s Department, 簡稱 LASD)埃里克斯. 維拉紐瓦警長(Alex Villianeva )的辦公大樓就AAPI亞太裔社區最近發生的系列仇恨犯罪事件和警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 下午一點許,維拉紐瓦警長和日裔副警長村上在十餘位各部門高管、分局局長、高級警官以及洛縣警局顧問、前指挥官、现洛县警局联络官莊佩源主席的陪同下來到會議大廳,熱情的和各位媒體人一一招呼示意。 交流會前,洛郡警局新聞媒體部專門為華文媒體介紹警局各部門分局的相關架構和內部合作網絡、部門職能、以及各類專職分局包括刑事偵查局、凶殺犯罪科、對外聯絡科及其他地區分局。 維拉紐瓦開門見山的表示,洛杉磯郡(又稱:洛杉磯縣)是一個最多樣化多種族多宗教信仰多膚色的大城市,這個郡的居民來自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有來自中國大陸、巴基斯坦、泰國、墨西哥、亞美尼亞等不同國家。 警長指出,近來日益增多的仇恨亞裔犯罪發生在華人社區也是我們的擔心,洛杉磯縣是擁有最多亞太裔的社區,而新冠疫情的這一年,仇恨亞太裔犯罪案件數量大幅增長,警局上下全員加速調查最近幾個月連續發生的仇恨犯罪和暴力歧視事件,盡全力在短時間內搜捕那些犯罪嫌疑人。比如最近發生幾件仇恨亞裔事件,如華人聚集城市鑽石吧在一次亞裔和平集會中有人開車衝撞人群;本月發生的南艾爾蒙地一名犯罪嫌疑人武裝搶劫一名優步司機,都在最短時間內抓捕這些犯罪嫌疑人。 交流會上,警長應記者要求為大家解釋了怎樣區分仇恨犯罪和普通犯罪的一些基本法律常識。 他也提醒大家,在遭遇仇恨犯罪的時候第一時間報警是最重要的,由於語言障礙導致許多仇恨犯罪案件沒有得到及時遏制,犯罪嫌疑人得以逃脫而繼續再次製造犯罪。 他表示,盡可能不在夜間前去銀行的ATM機器取款,在行駛過程中如果發現疑似有人跟蹤,不要開回家而應該直接開去警局報案。 他表示,警局有許多義警和義工一起為公眾安全服務,共同致力於保護社區民眾的生命財產。...
【懸賞金額高達30萬美金 橙縣全力为6歲男孩高速公路遇襲缉凶】 美國新聞中心5/27/2021 南加州橙縣社區領袖繼續向懸賞獎勵基金投入資金,希望能夠盡快追查和抓捕上周在橙縣 55 號高速公路發生的一起路怒事件中殺害一名 6 歲男孩的槍手。 週三早些時候,為追查6歲小男孩Aiden Leos 的兇手,懸賞公告獎勵資金躍升至 250,000 美元。 橙縣地方檢察官托德·斯皮策 (Todd Spitzer) 和當地企業在該家庭提供的 50,000 美元之外還提供了資金。 到週三結束時,懸賞總額為...
【拜登力推調漲資本利得稅堅稱「不給富人拋售空檔」 可追溯至4月】 美國新聞中心5/27/2021 週四華盛頓消息,總統拜登的6萬億預算公佈後,根據拜登的提議,對於年收入超過1百萬的家庭,其資本利得稅的最高稅率將從23.8%大幅調升至43.4%。 不過增稅還需國會兩黨批准,生效日期也不等同於批准日期。這次調漲資本利得稅有所不同,其幅度較大,而且納稅者可以精確控制他們申報相關收入的時機。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在拜登提出的這份調漲資本利得稅的方案已於4月底生效。這意味著那些高收入的投資者想要在漲稅前拋售股票為時已晚。 另外,對於投資未變現部分的徵稅規則也將調整。目前,投資者在去世時尚未變現的投資不需要支付任何收入稅。繼承人只有在出售這些資產時才需要付稅,而且徵稅僅限於繼承後增值的部分。拜登政府已提議修改這一規則,對於繼承來的未變現投資超過1百萬的部分要開始徵稅。 《華爾街日報》報道指出,資本利得稅調漲的生效日期與拜登宣佈的日期聯繫在一起。拜登是於4月28日宣佈這一計劃的,當時是作為"美國家庭計劃"(American Families Plan)的一部分。
【拜登宣佈降半旗向5.26槍擊大案9名受害者致哀 敦促國會採取控槍立法】 美國新聞中心5/27/2021 美國總統拜登就當地時間5月26日在加州聖何塞發生的重大槍擊案發表聲明。 拜登稱,已下令全美降半旗以向受害者致哀。在聲明中,拜登列舉了近期在美國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槍擊事件,其中包括亞特蘭大按摩中心槍擊案,科羅拉多超市槍擊案、南卡羅來納槍擊案以及印第安納槍擊案等,並稱槍支暴力是美國的「流行病」,破壞了很多美國家庭的生活。 拜登再次敦促國會聽取包括多數槍支擁有者在內的美國人民的呼聲,立即採取行動來結束美國槍支暴力。